湟鱼,学名裸鲤,鲤亚科,裸鲤尾。体长形、全长60厘米左右、稍侧扁,头锥形,口呈马蹄形,唇狭窄、无须,身体无鳞,故称裸鲤,体背灰褐色或黄褐色,腹部灰红色或者浅黄色。裸鲤栖于青海湖及环湖各河流,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。它同泰山的赤鳞鱼、富春江的鲥鱼、洱海的弓鱼和油鱼,并称我国五大名鱼。
为了适应高原环境,湟鱼脱去身上的鳞,变成无鳞水鱼,在青海湖里繁衍栖息,成为青海湖特有的鱼种。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,但它们却是淡水鱼。由于湖水很冷,生长速度非常缓慢,十年才能长一斤,若不加以控制捕捞行为,将导致湟鱼资源枯竭,青海湖也将成为“死湖”。为此,国家将湟鱼列为了保护动物,最近的一次封湖令一直到2010年,这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,去往产卵地,给青海湖湟鱼暗淡的生存前景带来了无限生机。
每年夏季六、七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,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。为了繁衍后代,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。盛夏之际,它们密集成群,溯河洄游刚察境内的沙柳河、布哈河、泉吉河受精排卵。通过浅滩时,背鳍露出水面。恰似千帆竞发,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“半河清水半河鱼”的奇特景观,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。
素有“黑美人鱼”之称的青海湖裸鲤仅在哈尔盖河;沙柳河则盛产“白唇墨鱼”;布哈河的裸鲤大多脊背显黄或通体呈黄金色,腹部发白,名曰“金龙鱼”;吉尔孟河裸鲤与布哈河极相似,但其背略灰,称之为“青海青”;泉吉河裸鲤背部分布密集圆点状,类似飞舞彩蝶般花斑,且两侧有大小不一,名曰“黑脊彩斑鱼”。
每年的6、7月份是湟鱼繁殖季节,也是观鱼的最佳时节,为了繁衍后代,湟鱼只能选择一趟艰苦的跋涉。盛夏之际,他们密集成群,逆流洄游到青海湖五大支流受精排卵。通过浅滩时,背鳍露出水面,恰似千帆竟发,最终在适宜的产卵地方形成数十里河道“半河清水,半河鱼”的奇特景观,真可谓是生命演绎的奇迹。成为刚察草原上一道靓丽而神奇的景观。为保护湟鱼资源,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,树立关爱渔业资源的良好风尚。刚察县委、县政府每年在此期间都要在沙柳河畔举行“青海湖观鱼放生节”。
10.0万浏览
6.6万浏览
6.4万浏览
16.3万浏览
9.8万浏览
15.0万浏览
36.8万浏览
11.4万浏览
31.8万浏览
23.0万浏览
23.2万浏览
34.8万浏览
12.6万浏览
19.5万浏览
10.3万浏览
22.5万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