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豆腐的做法大全

高平烧豆腐与长平之战有关,因长平之战而生。相传,在公元前260年春秋战国末期,秦赵两国在长平关(现高平市区西北部)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浩大的战争,即历史上记载的长平之战。历时三年多,赵军绝粮46天,暗相杀食,秦军围而不攻的战略手段致赵军于死地。在这场战争中,粮食成为致命的“武器”。相传,考虑到受伤战士不能嚼食硬物,炊事人员便把豆子磨成豆浆。当到了最困难时期,赵军就只能用豆汤和野酸菜浆作食物了。把野酸菜浆掺到豆汤里充饥,炊事员肩挑掺杂的酸浆豆汤送到前线,激战一昼夜的士兵们没有顾上食用,次日清晨,奇迹出现了,酸浆豆汤变成了“菽饭”,吃起来细滑无比,十分可口。
绝粮46天,赵军被饿降,白起一夜坑杀40万降卒。古史记述:“尸骨遍野,头骸似山,血流成川,积血三尺,崔嵬杰起”。当地百姓世代憎恨白起,为了祭奠被饿降遭坑杀的亡灵,当地百姓用菽饭作供菜,就把豆腐当成白起肉,用炉火烧烤,用豆腐渣和蒜泥生姜调和成“蘸头”,表示把白起的脑浆捣成泥,与豆腐一起食用。可见其仇之深、其恨之深。
高平烧豆腐,在高平也被称为“白起肉”,是长平之战中上党民众“自愿走赵,不乐为秦”的历史产物,寄托着世世代代长平子民对坑杀赵兵的秦将白起的怨恨。也有诗云:“肩挑油灯漫街游,炉中黎起烧悲啼。来人传送长平史,不吃豆腐难慰藉”。晋城诗人、书法家李慧英也写诗一首《高平烧豆腐》:“恶报武安坑赵卒,无辜豆腐代还刑。千年不断烹煎炸,难慰长平片片荧。”
高平烧豆腐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岁月,不仅在高平境内颇为人们所欢迎,还常常用烧豆腐来待客。抗日战争时期,朱德总司令、*副总司令率八路军经高平时,当地群众家家都做烧豆腐慰问子弟兵。解放后,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来高平视察工作时,都要尝尝高平的烧豆腐。现在,这种地方风味小吃也进入了山西的各大酒店餐馆,不仅成为一种营养丰富、口感鲜嫩的食品,更是一种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化积淀,是历史留给山西人的一份宝贵遗产!
如竹郎 12156浏览1赞
点击查看更多
打开APP保存这道菜单

热门菜谱

早餐推荐

延伸阅读

都翻到这了,就安装个香哈菜谱吧>>